【学士论文】简谈中东政治动荡的根源及其走向 (论文范文题材)
导读:中东政治动荡的根源及其走向 是一篇关于政治和国家的论文格式字体,免费分享供广大学者参考,希望对学生们写作论文提供清晰写作思路。
中东政治动荡的根源
中东政治动荡肇因于2010年12月突尼斯一名失业青年自焚事件.以这起偶发事件为诱因,一场席卷中东地区的空前规模的民众抗议示威浪潮爆发.出乎人们意料的是,风暴中心地带恰恰是中东地区相对稳定的国家——突尼斯和埃及.然而,从中东国家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激化程度来看,社会运行已处在矛盾爆发的临界点上,最终形成了几种爆发态势.因此,中东国家政治动荡绝非偶发因素所致,而是有深层的缘由,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根源:“三高问题”(高失业率、高通胀率、高贫困率)突出,民生困苦是中东政治动荡的根本原因.近年来,中东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不俗,但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社会问题的相应改善.相反,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社会问题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集中表现在:
其一,经济发展中的“三高问题”一直是许多中东国家长期面临的难题.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东国家失业状况不断恶化,许多国家甚至出现了失业率和通胀率双双走高现象,这无疑加重了民众的困苦.一方面是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则是贫困率居高不下,这种现象揭示了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均的现实.伴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社会矛盾也在激化.
其二,社会年轻化趋势,尤其是青年境遇的恶化成为社会矛盾爆发的突破口.中东国家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人口结构年轻化趋势尤为明显,60%的人口年龄在30岁以下,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年轻化社会”.在这样一个“年轻化社会”中,由于政府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加上教育结构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因素,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多年前,一些中东国家学者就警告说,急剧膨胀的失业青年是
原创出处:http://www.5156chinese.cn/zhengzhi/233548.html
一个滴答作响的“时间炸弹”,随时都有起爆的可能.其三,民众主体意识的觉醒是近20多年来中东社会的深刻变化.受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各种现代政治思想理念的影响,阿拉伯人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人民对传统等级观念包括对权威的服从等态度正在发生改变,“主权在民”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逐渐觉醒,迅速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对平等的渴望尤为明显,这些构成了社会主体意识最为深刻的变化.
政治根源:长期的强人政治统治和腐败问题严重导致政权合法性危机.强人政治和权威政权统治是中东地区比较普遍的现象.它的存在有其历史缘由和现实基础.世袭制不仅存在于中东君主制国家,而且变相地存在于中东共和制国家.世袭制与终身制相联系,即使在许多共和制国家,总统任期也以终身任职居多,形成了对政治权力的高度垄断.更重要的是,与政治权利高度垄断相伴而生的是严重的政治腐败,它从根本上动摇了政权合法性基础.腐败问题更是反政府力量包括伊斯兰主义者抨击现政权的主要议题,常常在普通民众中引起共鸣.腐败现象损害现政权的形象,甚至危及统治.此次突尼斯政治变局中,媒体披露本·阿里家族巨额腐败问题很快在示威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直接加速了本·阿里政权的垮台.
外部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粮食危
政治和国家论文格式字体
在外部诸因素中,西方国家长期在中东地区推动“民主改造”战略,对中东国家非政府组织施加影响,也在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东政治动荡的特点
从动荡发生的初始阶段看,具有如下特点:
从地域而言,此次中东政治动荡主要集中于阿拉伯世界.在阿拉伯国家中,除了海湾国家卡塔尔、阿联酋之外,很少有哪个政权免于这场风暴的冲击.这种现象反映了阿拉伯国家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的相似性,民众抗议示威浪潮在各阿拉伯国家之间很容易形成传导、示范效应.
从方式上看,此次中东政治动荡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自发性民众抗议示威运动,具有自下而上的草根性质.在反政府示威活动中,民众从要求改善民生上升到要求政治变革、实现民主和平等.
从参与群体看,青年、传统社会势力、军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中东政治动荡见证了青年群体的崛起,青年人在抗议示威运动中扮演着急先锋作用,他们受各种新思想的影响,有着改变现状、反对腐败、推进政治变革的强烈愿望.传统社会势力(部落力量、宗教阶层)在政治动荡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宗教组织(如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在此次政治动荡中,没有提出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口号,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谨慎.传统部落势力在利比亚、也门等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政治变局的走向和结果.军队的态度则是中东政治变局中的关键性因素.在突尼斯、埃及,作为政权支柱的军队基本上持中立态度,这决定了本·阿里政权和穆巴拉克政权统治的彻底终结;在利比亚、也门,军队的分裂以及效忠对象的变化导致政权分裂,最终导致内战的发生和持续.
从社会动员途径看,互联网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在社会动员中起着显著作用.在此次政治动荡中,互联网新兴媒体显示出强大的动员能力,成为许多国家街头示威活动的组织平台和动员途径.因此,这场政治动荡被许多人称为“脸谱革命”、“维持革命”.新兴媒体还与穆斯林每逢星期五举行的宗教活动——“聚礼日”结合起来,形成了周期性的“反政府示威日”.
从外部介入方式上看,西方国家的“选择性”干预对中东政治动荡产生了重要影响.中东政治动荡发生后,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通过网络途径加大对中东国家在舆论上的鼓动、引导和控制,强化对中东国家事务的干预,直接或间接影响中东局势发展进程.
中东政治动荡的演变趋势
中东政治动荡的发生表明,解决民生问题、推进民主发展是中东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以政治强人为核心的权威政权受到强烈冲击,社会建设和政治变革已经提上了中东国家的决策议程.但是,中东各国因国情不同、应对措施不同而导致其结局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同时,各种力量之间的博弈最终决定着中东政治动荡的不同结局和走向.
在中东地区开放程度较高、实行“有限民生”的国家,如突尼斯、埃及,民众主要选择非暴力示威等方式.当权者在民众抗议示威中步步退让,最终辞职,初步实现政权和平移交,国内局势向着“有序民主”艰难转型.
在中东地区相对封闭、保守的国家,如利比亚、也门,示威者与当权者之间的较量多以暴力方式展开,逐步演化为内乱或内战,局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政治论文格式字体 | 大学生适用: | 成人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542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论文格式字体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学士开题报告答辩 | 职称论文适用: | 初级职称论文如何写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政治专业论文格式字体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题目 |
中东君主立宪制或君主制国家局势虽有起伏,但保持相对平稳.约旦、摩洛哥等君主立宪制国家以解散首相或更换内阁等方式缓解政治危机,满足民众变革要求.相对富裕的海湾产油国如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则通过提高职工工资,扩大对本同居民的补贴,构筑“福利高墙”等措施,缓解尖锐的社会矛盾.
总之,中东政治动荡将中东国家推向充满不确定性的发展时代.中东国家如何解决国内发展问题以及国际社会如何避免该地区战事冲突升级和恐怖主义扩散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这将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摘自《时事资料手册》2011年第4期)
责任编辑:冯学娟
[ 参考文献 ]
1、主持人语:比较政治与国家治理 高奇琦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1-4527(2015) 05-0068-04 【基金项目l 2014年度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华与罗世界文明与
2、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意义 韩桥生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22) [摘 要]从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
3、 传播技术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周幸 语言文字的发明是国际政治现象产生的重要前提,印刷术、广播技术的出现推动了近代国际政治的发展,电子技术是当代国际政治多极化较量的重要手段。在国际政治的发展过程中,传播技术扮
本篇文章阅读概述:这篇政治和国家论文归纳了怎么写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和论文标准格式模版规范以及学士政治论文轻松撰写技巧有助于学生们阅读参考提高写作水平。